馬爾地夫進口關稅

馬爾地夫是印度洋的一個群島,以其迷人的海灘、豪華的度假村和充滿活力的珊瑚礁而聞名。雖然旅遊業是馬爾地夫經濟的主要驅動力,但該國也依賴進口各種產品,從食品和建築材料到機械和石油。鑑於對進口的依賴,了解馬爾地夫的關稅制度對於與該國從事貿易的企業和個人來說​​至關重要。

馬爾地夫海關總署(MCS)負責執行該國的進口法規,其關稅結構旨在平衡創收需求並保護當地產業。不同產品類別的進口關稅差異很大,馬爾地夫有幾項自由貿易協定,這些協定可能會影響對某些國家商品徵收的關稅。


馬爾地夫海關關稅制度

馬爾地夫進口關稅

馬爾地夫的關稅制度受馬爾地夫海關法和各種法規的管轄,這些法規定期更新以符合國際貿易慣例。該國使用協調制度(HS)對商品進行分類並評估關稅,稅率根據產品不同從0% 到 50%不等。

身為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成員,馬爾地夫致力於維持其關稅制度的透明度並符合全球標準。儘管如此,馬爾地夫由於自然資源有限、國內生產能力較小,仍然嚴重依賴進口。因此,政府對多種商品徵收進口關稅,以便為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創造收入。

一般關稅

  • 從價關稅:這些關稅是基於進口貨物的價值,稅率以貨物價值的百分比表示。
  • 特定關稅:某些產品根據數量、重量或體積徵收固定關稅。
  • 混合關稅:有些產品既需要繳納從價關稅,又需要繳納從量關稅。
  • 零關稅:某些必需品,特別是公共福利或基礎設施發展所需的物品,可能免關稅。

馬爾地夫也是南亞自由貿易區(SAFTA)的成員國,對來自其他 SAFTA 成員國(如印度、斯里蘭卡、孟加拉)的進口產品實施優惠關稅稅率。此外,根據產品的不同,某些商品可能會被徵收消費稅增值稅(VAT) 。

商品類別及相關關稅

1.農產品

由於馬爾地夫可耕地面積有限,糧食嚴重依賴進口,農產品是馬爾地夫最重要的進口產品之一。馬爾地夫是一個熱帶島國,主要農產品是椰子、水果和蔬菜,但相當一部分人口的飲食需求需要透過進口農產品來滿足。

農產品關稅

  • :10%關稅(馬爾地夫的重要主食)。
  • 水果和蔬菜
    • 新鮮水果:關稅10%至15%。
    • 新鮮蔬菜:5%至10%的關稅。
  • 肉類和家禽
    • 牛肉:20%的關稅。
    • 雞肉:10%關稅。
  • 乳製品
    • 牛奶:10%的關稅。
    • 起司:15%的關稅。
    • 奶油:10%的關稅。

:馬爾地夫對進口農產品(特別是肉類、乳製品和主糧農作物)徵收較高的關稅,以鼓勵當地糧食生產,但仍嚴重依賴進口來滿足國內需求。

2.工業製成品

工業產品和製成品,如機械、建築材料和化學品,是另一個主要的進口類別。由於馬爾地夫的基礎設施和旅遊業不斷發展,其對建築材料、機械和燃料進口的依賴尤為明顯。

工業產品關稅

  • 機械設備
    • 工業機械:5%至10%的關稅。
    • 電動機械(如發電機、電動機):5% 佔空比。
  • 汽車產品
    • 機動車:稅率25%至30%。
    • 機動車零件:5%至10%的關稅。
  • 建築材料
    • 水泥:10%關稅。
    • 鋼材:5%關稅。
    • 木製品:5%關稅。
  • 化學品
    • 肥料:10%的關稅。
    • 殺蟲劑:15%的關稅。

:機械、汽車產品和建築材料等工業產品的進口對於支持該國的基礎設施發展和旅遊業至關重要。與其他類別相比,這些商品的關稅相對較低,但對車輛徵收高額關稅,以鼓勵當地交通發展。

3.紡織品和服裝

馬爾地夫進口大量紡織品和服裝,用於國內消費和旅遊業,許多豪華酒店和度假村需要進口亞麻布、服裝和製服。

紡織品和服裝關稅

  • 衣服
    • 休閒服裝:10%至15%的關稅。
    • 奢侈服裝:20%關稅。
  • 紡織布料
    • 棉織物:10%關稅。
    • 合成纖維:15% 關稅。
  • 鞋類
    • 鞋子和涼鞋:10%關稅。

:雖然馬爾地夫的紡織和服裝製造業規模相對較小,但它進口了大量的服裝和紡織品,以滿足當地人口和旅遊業的需求。

4.消費品

電子產品、家居用品和個人用品等消費品是馬爾地夫的主要進口商品,而馬爾地夫國內的消費品產量卻很少。隨著旅遊業的快速成長,對奢侈品和高端電子產品的需求也不斷增加。

消費品關稅

  • 電子產品
    • 手機:0%關稅。
    • 筆記型電腦和桌上型計算機:5%關稅。
    • 電視機:10%關稅。
  • 家用電器
    • 冰箱:5%的關稅。
    • 洗衣機:5%關稅。
  • 化妝品和盥洗用品
    • 保養品:10%關稅。
    • 香水:15%的關稅。
    • 牙膏:5%的關稅。

注意:馬爾地夫對電子產品(尤其是手機和電腦)徵收較低的關稅,因為它們被視為必需消費品。家用電器和化妝品需繳納適度關稅。

5.藥品和醫療設備

馬爾地夫作為一個人口不斷成長的小島國,進口各種醫藥產品和醫療設備。鑑於健康和醫療服務對居民和遊客的重要性,對必需的醫療用品徵收較低的關稅,有時甚至免稅。

藥品和醫療產品關稅

  • 藥物:
    • 0%關稅(針對基本藥物)。
  • 醫療設備
    • 0% 至 5% 的關稅(取決於醫療設備的類型,例如手術器械或診斷機器)。

:基本藥品和醫療器材免徵關稅,體現了馬爾地夫致力於改善民眾的醫療保健服務,並維護旅遊業的健康標準。

6.車輛和運輸設備

作為一個對交通需求很大的旅遊目的地,馬爾地夫進口了各種車輛,特別是船隻、汽車和巴士。然而,由於國內汽車製造業的缺乏,進口機動車需繳納高額關稅以保護本地市場。

車輛和運輸設備關稅

  • 機動車輛
    • 乘用車:稅率25%至30%。
    • 商用車輛:稅率20%至30%。
  • 船隻和遊艇
    • 10% 至 15% 的關稅,取決於尺寸和用途。
  • 摩托車零件
    • 5%至10%的關稅。

:馬爾地夫對客運車輛徵收高額關稅,主要是因為其依賴進口和對當地運輸供應商的保護。然而,島嶼間交通運輸所必需的船隻和遊艇則適用較低的關稅。


特定國家的特殊進口關稅

馬爾地夫作為世界貿易組織(WTO)成員和南亞自由貿易區(SAFTA)的一部分,與一些國家簽訂了優惠關稅協定。這些協議減少或取消了成員國某些商品的進口關稅。

1.南亞自由貿易區(SAFTA)

根據南亞自由貿易協定,馬爾地夫對從印度斯里蘭卡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爾等其他南亞國家進口的商品享有優惠關稅稅率。這些國家對進入馬爾地夫的各種商品實施較低或零關稅。

  • 例如:根據《南亞自由貿易協定》,來自印度或斯里蘭卡的大米和水果等農產品可以享受降低的關稅進入馬爾地夫。

2.與其他國家的雙邊協議

馬爾地夫與多個國家簽訂了雙邊貿易協定,這些國家可能為從其進口的商品提供優惠關稅待遇。

  • 例如:根據馬爾地夫與中國和泰國之間的雙邊協議,來自中國泰國的商品可能有資格享受減稅。

3.普惠制(GSP)

馬爾地夫享有普惠制(GSP),該制度允許對從發展中國家進口的某些商品徵收較低或零關稅。普惠制是由歐盟美國等國家提供的,旨在鼓勵與發展中國家的貿易。

  • 例如:孟加拉或斯里蘭卡的紡織品和服裝可能受益於普惠制關稅減免。

其他稅費

除關稅外,馬爾地夫還對進口商品徵收商品及服務稅(GST) 。自 2023 年起,GST 稅率為6%,適用於大多數商品和服務,包括進口商品。然而,有些必需品,如食品、藥品和教育材料,免徵商品及服務稅。

海關程序

要將貨物進口到馬爾地夫,企業必須遵循標準的海關程序,包括:

  1. 進口申報:進口商必須提交海關申報單,詳細說明進口貨物、其價值和原產地。
  2. 商業發票:需要商業發票,詳細說明賣方、買方和貨物。
  3. 關稅支付:進口商必須在貨物放行前支付適用的關稅、稅金和任何其他費用。
  4. 文件:貨物必須附上證明文件,例如原產地證明(適用於享有優惠關稅的貨物)和其他相關許可證。

國家概況:馬爾地夫

  • 正式名稱:馬爾地夫共和國
  • 首都:馬累
  • 最大的城市
    • 馬累(首都)
    • 阿杜市
    • 富瓦穆拉
  • 人口:約54萬(截至2023年)
  • 人均收入:約11,000美元
  • 官方語言:迪維希語
  • 貨幣: 馬爾地夫拉菲亞 (MVR)
  • 地理位置:位於印度洋,斯里蘭卡和印度西南部。

地理

  • 地形:馬爾地夫是一個群島,由大約 1,190 個珊瑚島組成,分為 26 個環礁。
  • 氣候:熱帶季風氣候,有兩個不同的季風季節。
  • 主島:馬累(首都)、阿杜市、Fuvahmulah。

經濟

  • GDP:馬爾地夫的經濟以服務業為主導,重點是旅遊業、漁業和建築業。
  • 出口:魚(主要是鮪魚)、椰子、紡織品。
  • 進口:食品、機械、石油產品及建築材料。

主要產業

  • 旅遊業:一個主要產業,每年有數百萬遊客造訪。
  • 漁業:鮪魚捕撈是該國的主要產業之一。
  • 建築業:基礎建設,特別是旅遊和住房領域。

主要貿易夥伴

  • 印度:大米、蔬菜和石油等商品的主要貿易夥伴。
  • 中國:電子產品、建築材料和機械進口量龐大。
  • 斯里蘭卡:食品和紡織品的主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