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進口關稅

伊朗是中東最大的經濟體之一,其貿易環境受地緣政治地位、國內生產能力和國際制裁的影響而複雜。作為一個嚴重依賴主要工業投入和消費品進口的國家,伊朗採用關稅制度,其目的有多種:保護國內產業、創造政府收入和規範外國商品的流入。伊朗的關稅稅率因產品類別而異,特別著重於促進戰略領域的本地製造業和工業自力更生。除標準關稅外,伊朗政府還可能根據特定的貿易關係、地緣政治問題或市場扭曲行為來徵收特殊進口關稅。

伊朗進口關稅


伊朗關稅結構

伊朗一般關稅政策

伊朗的關稅制度由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海關管理局(IRICA)管理,以協調商品描述及編碼制度(HS 編碼)為基礎。伊朗的關稅由以下幾個因素決定:

  • 創造收入:關稅是政府收入的重要來源,尤其是在經濟制裁和石油收入減少的情況下。
  • 保護國內產業:對與當地生產競爭的商品徵收更高的關稅,特別是農業、紡織和汽車製造等領域。
  • 促進自給自足:作為經濟戰略的一部分,伊朗旨在減少在食品、藥品和電子產品等戰略領域對外國產品的依賴。
  • 工業發展:對機械和原料徵收較低的關稅,以促進國內製造業。

伊朗的關稅結構一般包括:

  • 關稅(通行費):對進口商品徵收的基本關稅,通常在 0% 至 100% 之間,具體取決於產品。
  • 商業福利稅:對某些進口商品(尤其是奢侈品)徵收的補充關稅的附加費用。
  • 增值稅(VAT):大多數商品都徵收增值稅,標準稅率為 9%。然而,這通常與其他職責結合使用。
  • 消費稅:針對菸草、酒精(儘管伊朗基本上禁止酒精)和燃料等特定商品徵收的額外稅。

優惠關稅協定

儘管國際制裁限制了伊朗的部分貿易選擇,但伊朗已與某些夥伴簽訂了優惠貿易協定。這些協議降低或取消了從夥伴國家進口的特定產品的關稅。主要協議包括:

  • 與經濟合作組織(ECO)的優惠貿易協定:該協定包括土耳其、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等國家,對部分商品提供降低關稅。
  • 與伊拉克的優惠貿易協定:作為伊朗的主要貿易夥伴之一,伊拉克受益於伊朗出口商品的關稅降低。
  • 普惠制(GSP):伊朗在普惠制下享有部分國家的優惠關稅,部分出口產品可享有減免關稅。

特殊進口關稅和限制

除標準關稅外,伊朗還可能出於保護主義、報復或經濟制裁等各種原因對某些產品徵收特殊進口關稅。這些職責包括:

  • 反傾銷稅:適用於以低於公平市價的價格進口的商品,以保護國內生產商。
  • 反補貼稅:為抵銷外國政府向其出口商提供的補貼而徵收的稅。
  • 制裁相關關稅:由於國際制裁,伊朗可能會對來自特定國家,特別是那些採取敵對外交政策或貿易行為的國家的商品實施限製或關稅。

產品類別及對應關稅稅率

農產品

1.乳製品

伊朗乳製品產業正在不斷發展,但需要進口才能滿足國內對某些乳製品的需求。對乳製品進口徵收關稅的目的是保護當地生產商。

  • 普通關稅:奶粉、奶油、起司等乳製品需繳納20%至40%不等的關稅,具體金額取決於產品類型。
  • 優惠關稅:根據優惠貿易協定,從土耳其和巴基斯坦等經合組織成員國進口的乳製品可能享受到降低關稅的優惠。
  • 特別關稅:對那些透過補貼扭曲當地市場競爭的國家生產的乳製品,可能會徵收反傾銷稅。

2.肉類和家禽

伊朗進口大量肉類和家禽,特別是冷凍雞肉和牛肉,以滿足國內需求。關稅的製定旨在保護當地畜牧農民,同時確保糧食安全。

  • 普通關稅:肉類產品,包括牛肉、豬肉和家禽,面臨15%至40%的關稅。
  • 優惠關稅:對從伊拉克和巴基斯坦等簽訂優惠貿易協定的國家進口的肉類實施降低關稅。
  • 特殊關稅:對特定肉類產品(特別是冷凍家禽)可能實施進口配額和附加關稅,以保護當地農民免受市場飽和的影響。

3.水果和蔬菜

儘管伊朗是水果和蔬菜的主要生產國,但它也進口各種農產品,尤其是熱帶水果和反季節蔬菜。

  • 一般關稅:新鮮水果和蔬菜一般面臨5%至25%之間的關稅,具體取決於產品類型和季節。
  • 優惠關稅:根據優惠貿易協定,從土耳其和阿富汗等國家進口的產品可享有降低關稅。
  • 特殊關稅:在蘋果、番茄和馬鈴薯等主要農作物的收穫高峰期,可能會徵收季節性關稅來保護當地農民。

工業品

1. 汽車及汽車零件

伊朗國內汽車工業規模龐大,對進口汽車和汽車零件徵收關稅是為了保護國內製造商和組裝廠。

  • 普通關稅:進口車輛面臨55%至100%的關稅,豪華和高端車輛適用更高的關稅。汽車零件面臨20%至45%的關稅。
  • 優惠關稅:土耳其和巴基斯坦等國家的汽車零件可能根據優惠貿易協定享有關稅降低優惠。
  • 特殊職責:可能對高排放車輛徵收額外的環境稅,以促進使用更清潔的替代品。

2. 電子產品和消費品

伊朗進口各種消費性電子產品,如電視、智慧型手機和筆記型電腦。然而,關稅設置較高是為了保護當地的電子產品生產和組裝產業。

  • 一般關稅:進口到伊朗的電子產品將面臨15%至50%不等的關稅,具體取決於產品類別。
  • 優惠關稅:從土耳其等有貿易協定的國家進口的電子產品可享有降低關稅。
  • 特殊關稅:某些高端電子產品,例如豪華智慧型手機和遊戲機,可能會面臨額外的奢侈品稅或附加費用。

紡織品和服裝

1.服裝

伊朗進口大量服裝,尤其是奢侈品和品牌服裝。對這些進口產品徵收關稅的目的是為了保護當地紡織業,同時確保消費品價格合理。

  • 一般關稅:服裝進口關稅從30%到60%不等,具體取決於材料和品牌。
  • 優惠關稅:根據與鄰國的貿易協定,從土耳其和巴基斯坦等國家進口的服裝可能會享有降低關稅的優惠。
  • 特別關稅:如果發現來自中國等國家的低成本服裝進口損害了國內紡織品生產,可能會被徵收額外關稅。

2. 鞋類

鞋類是伊朗重要的進口產品類別,其關稅結構旨在保護國內製造商,同時確保其能夠獲得價格合理的產品。

  • 普通關稅:鞋類進口關稅從20%到50%不等,取決於鞋類的種類和材質。
  • 優惠關稅:伊朗對與伊朗有優惠貿易協定的國家進口的鞋類產品實施降低關稅。
  • 特別關稅:對從涉及傾銷等不公平貿易行為的國家進口的低成本鞋類產品可能徵收額外關稅。

原料和化學品

1.金屬製品

伊朗進口各種金屬產品用於其建築和製造業。這些進口產品將根據其分類和用途繳納關稅。

  • 普通關稅:鋼、鋁、銅等金屬產品面臨10%至30%的關稅。
  • 優惠關稅:從土耳其和巴基斯坦等經濟合作組織國家進口金屬可享有降低關稅。
  • 特別關稅:如果發現中國等國家的金屬產品有補貼或以低於市場價格出售,則可能被徵收反傾銷稅。

2.化學產品

伊朗的化學工業正在成長,但該國需要進口大量用於工業和農業的化學品。

  • 普通關稅:化學產品,包括化肥、工業化學品和藥品,面臨5%至20%的關稅。
  • 優惠關稅:伊朗對與伊朗有貿易協定的國家進口的化學品實施降低關稅。
  • 特殊職責:某些危險化學品由於對公眾健康和環境的影響,可能面臨額外的限製或環境稅。

機械設備

1.工業機械

伊朗進口大量工業機械以支持其製造業和基礎設施發展。為了鼓勵工業化,這些產品的關稅通常較低。

  • 普通關稅:工業機械面臨的關稅為5%至15%,取決於機械的類型及其預期用途。
  • 優惠關稅:從土耳其和伊拉克等簽訂了優惠貿易協定的國家進口機械,可能會享有降低關稅的優惠。
  • 特殊關稅:對於不符合當地安全或環境標準的機械,可能會徵收額外關稅。

2.醫療設備

醫療設備對伊朗的醫療保健系統至關重要,這些商品的關稅通常較低,以確保人們能夠獲得負擔得起的醫療技術。

  • 一般關稅:醫療設備,如診斷工具、手術器械和醫院用品,一般面臨0%至10%的關稅。
  • 優惠關稅:從土耳其、伊拉克等有貿易協定的國家進口醫療設備可享有降低關稅。
  • 特殊關稅:在衛生危機期間可給予緊急關稅豁免,以確保關鍵醫療用品的供應。

根據原產國徵收特殊進口關稅

特定國家產品的進口關稅

伊朗可能會根據貿易慣例、地緣政治因素或經濟問題對來自特定國家的進口產品徵收特殊關稅或限制。一些關鍵的例子包括:

  • 中國:伊朗因擔心不公平定價和市場扭曲,已對鋼鐵、紡織品和電子產品等一系列中國產品徵收反傾銷稅。
  • 美國:由於長期存在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伊朗與美國之間的貿易受到嚴格限制,來自美國的產品面臨制裁和額外關稅。
  • 歐盟:儘管伊朗歷史上與歐盟有過貿易往來,但由於伊朗核計畫而遭受的製裁導致從歐盟國家進口的特定商品徵收更高的關稅並受到限制。

發展中國家的關稅優惠

伊朗根據各種貿易協定(例如與經合組織和普惠制夥伴國簽訂的貿易協定)對來自發展中國家的進口產品給予優惠關稅待遇。這些協議包括降低發展中國家商品的關稅,特別是農產品、紡織品和工業品。


關於伊朗的基本國家概況

  • 正式名稱: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 首都:德黑蘭
  • 最大的城市
    1. 德黑蘭
    2. 馬什哈德
    3. 伊斯法罕
  • 人均收入:5,600 美元(截至 2023 年)
  • 人口:約8500萬
  • 官方語言:波斯語(Farsi)
  • 貨幣:伊朗裡亞爾(IRR)
  • 地理位置:位於中東,西與土耳其、伊拉克接壤,東北與土庫曼斯坦接壤,東與阿富汗、巴基斯坦接壤,南瀕波斯灣。

伊朗地理

伊朗是中東地區陸地面積第二大的國家,地理環境多樣,有山脈、沙漠以及波斯灣和里海沿岸的海岸線。該國的地形以兩大山脈為主:西部的札格羅斯山脈和北部的厄爾布爾士山脈。伊朗的氣候類型多樣,從乾燥的沙漠地區到溫帶的沿海地區。

伊朗經濟

伊朗經濟屬於混合型,公共部門佔很大比例。它高度依賴其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這為該國的出口收入和政府收入貢獻了很大一部分。儘管受到經濟制裁,伊朗仍然發展了龐大的工業基礎,特別是在能源、石化、汽車製造和農業領域。該國一直致力於透過發展非石油產業和提高關鍵產業的自力更生能力來實現經濟多元化。

伊朗經濟也受到國際制裁的影響,制裁限制了伊朗進入全球市場、限制了外國投資並使其貿易關係複雜化。儘管面臨這些挑戰,伊朗仍然是該地區最大的經濟體之一,並與伊拉克、土耳其和巴基斯坦等鄰國保持著密切的貿易關係。

伊朗主要產業

1.石油和天然氣

石油和天然氣產業是伊朗經濟的支柱,占出口收入的大部分。伊朗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已探明石油和天然氣儲量,使其成為全球能源市場的重要參與者。

2. 石化產品

伊朗擁有發達的石化工業,生產各種產品供國內使用和出口。該國的石化設施是其工業基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外匯的主要來源。

3.汽車製造

伊朗汽車工業是中東地區最大的汽車工業之一,既生產乘用車,也生產商用卡車。儘管國際合作在過去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伊朗霍德羅 (Iran Khodro) 和 SAIPA 等本土製造商仍佔據市場主導地位。

4.農業

農業是伊朗的重要產業,為伊朗人口提供了大量就業。該國生產多種農作物,包括小麥、米、開心果、水果和蔬菜。伊朗也是全球出口市場藏紅花、棗子和堅果的主要生產國。

5.紡織品

紡織業是伊朗重要的傳統產業,生產地毯、織品、服裝等一系列產品。尤其是伊朗地毯,因其品質和工藝而聞名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