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大、最發達的經濟體之一,擁有高度結構化的關稅制度,用於規範從其他國家進口的商品。加拿大作為世界貿易組織(WTO)成員及《加美墨協定》(CUSMA)、與歐盟的《綜合經濟貿易協定》(CETA )、 《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等多個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國,其關稅政策旨在促進貿易貿易,同時保護國內產業。 《海關關稅法》規定了適用於不同類別產品的關稅稅率,這些關稅稅率根據商品類型和原產國而有所不同。加拿大也根據貿易救濟法對來自特定國家或地區的某些產品徵收特別進口稅,以抵消傾銷和補貼進口。
加拿大各產品類別的關稅稅率
1.農產品
農業是加拿大的重要部門,儘管加拿大仍進口各種農產品來補充國內生產。農產品進口關稅結構旨在保護當地農民,同時確保他們能夠獲得負擔得起的食品。加拿大對某些農產品進口(特別是乳製品、家禽和雞蛋)實施多項關稅配額,以控制進入該國的商品數量,同時避免提高關稅。
1.1 基礎農產品
- 穀物和穀粒:加拿大從其他國家進口大量穀物,尤其是米。由於加拿大的貿易協定,這些產品的關稅通常較低。
- 米:與加拿大有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一般徵收0%的關稅。
- 小麥和其他穀物:依原產國不同,徵收0%至5%的關稅。
- 水果和蔬菜:加拿大進口大量水果和蔬菜,尤其是在國內產量有限的冬季。
- 柑橘類水果(柳橙、檸檬):通常稅率為0% 至 2.5%,視貿易協定而定。
- 綠葉蔬菜和根莖類蔬菜:進口關稅一般為0% 至 5%,CUSMA 和 CETA 成員國可享有較低關稅。
- 糖和甜味劑:為了保護國內糖生產商,糖進口通常需要繳納較高的關稅。
- 精製糖:通常稅率為8%,但根據 CUSMA,從美國和墨西哥進口的稅率為 0% 。
1.2 牲畜和乳製品
- 肉類和家禽:加拿大的肉類生產基本上自給自足,但仍進口某些類型的肉類,特別是從美國和歐洲進口。進口需遵守低關稅和關稅配額(TRQ)的混合政策。
- 牛肉和豬肉:稅率一般為0% 至 5%,CETA 和 CUSMA 為大量進口提供免稅待遇。
- 家禽:進口需遵守關稅配額規定,超過配額的進口將面臨200%或更高的關稅,以保護當地生產者。
- 乳製品:加拿大透過關稅配額制度嚴格控制乳製品進口。超過這些配額的乳製品進口將面臨很高的關稅。
- 牛奶和奶粉:超配額進口通常徵收200% 至 300% 的稅。
- 起司和奶油:關稅範圍從CETA 規定的配額內進口的 0%到超出配額進口的245% 。
1.3 特別進口關稅
當發現進口產品存在不公平補貼或低於市場價值出售的情況時,加拿大將對某些農產品徵收反補貼稅和反傾銷稅。例如,加拿大對特定美國乳製品徵收反傾銷稅,以保護國內生產商免受不公平競爭。
2.工業品
加拿大的工業部門多種多樣,涵蓋製造業、建築業和採礦業。該國進口各種類型的工業產品,包括機械、設備和建築材料,這些對於支持其基礎設施和工業發展至關重要。工業品關稅通常較低,特別是與加拿大有貿易協定的國家。
2.1 機械設備
- 工業機械:加拿大進口各種機械來支持其工業,特別是建築業和製造業。大多數機械進口因貿易協定而受益於關稅降低。
- 建築機械(挖土機、推土機) :依據CUSMA、CETA和CPTPP,一般稅率為0% 。
- 製造設備:關稅通常在0% 至 5%之間,美國、墨西哥和歐盟國家等的稅率較低。
- 電氣設備:各行業所需的電氣機械和設備,例如發電機和變壓器,通常享有低關稅。
- 發電機和變壓器:通常稅率為0% 至 5%,從 CUSMA 和 CETA 成員國進口可免稅。
2.2 機動車與運輸
加拿大進口大量機動車輛和汽車零件,尤其是從美國和日本進口。機動車關稅制度旨在保護國內組裝,同時促進與美國等主要夥伴的貿易。
- 乘用車:車輛的進口關稅依原產國和貿易協定而有所不同。
- 美國製造的車輛:根據 CUSMA 免稅。
- 歐洲製造的汽車:根據 CETA,關稅已逐步降低,到2024 年大多數汽車的關稅將為 0% 。
- 其他國家:除日本等CPTPP國家享有降低關稅外,均徵收6.1%的關稅。
- 商用車輛:卡車、巴士和其他商用車輛也根據原產國和引擎尺寸適用不同的關稅稅率。
- 來自美國和墨西哥的卡車:根據 CUSMA 免稅。
- 其他國家:通常稅率為6.1%。
- 汽車零件和配件:根據多項貿易協定, 汽車零件(包括引擎、輪胎和電池)的進口可享有免稅優惠。
- 美國和歐盟製造的零件:通常免稅。
- 來自其他國家的零件:徵收0%至6.5%的關稅。
2.3 特定國家的特殊進口關稅
加拿大對某些類別的鋼鐵產品徵收保障性關稅,主要來自非CUSMA和非歐盟國家,以保護其國內鋼鐵產業。這些保障性關稅包括對超過特定數量配額的進口產品徵收附加關稅。
3.紡織品和服裝
加拿大進口大量紡織品和服裝,主要來自中國、孟加拉和越南等國家。紡織品和服裝的關稅結構旨在平衡消費者的承受能力和對當地服裝製造商的保護。
3.1 原料
- 紡織纖維和紗線:加拿大為其紡織工業進口各種各樣的原材料,關稅根據材料而有所不同。
- 棉花和羊毛:通常稅率為0% 至 8%,根據 CUSMA、CPTPP 和 CETA 可免稅。
- 合成纖維:依原產國不同,關稅稅率為0%至10% 。
3.2 成品服裝和服飾
- 服裝與服飾:儘管許多貿易協定規定降低關稅或零關稅,但進口服裝仍面臨適度的關稅,以保護國內紡織業。
- 休閒服裝和製服:通常稅率為17% 至 18%,但從 CUSMA、CPTPP 和 CETA 國家進口可享有減關稅或零關稅。
- 奢侈服裝和品牌服裝:高端服裝可能面臨18% 至 20%的關稅,但根據加拿大的貿易協定可享有優惠稅率。
- 鞋類:進口鞋類需繳納0%至20%的關稅,視產品的材料及產地而定。
- 皮鞋:通常稅率為18%,但依 CUSMA 和 CPTPP 可免稅。
3.3 特別進口關稅
加拿大對某些類別的紡織品和服裝徵收反傾銷稅,特別是針對那些被發現以低於市場價格銷售這些產品的國家。例如,對來自中國的紡織品徵收反傾銷稅,以保護國內製造商。
4.消費品
加拿大進口各種各樣的消費品,包括電子產品、家用電器和家具。這些商品的關稅稅率一般適中,貿易協定大幅降低或取消了主要貿易夥伴的許多產品的關稅。
4.1 電子及家電
- 家用電器:加拿大從美國、中國和墨西哥等國家進口大部分大型家用電器,如冰箱、洗衣機和空調。由於貿易協定,關稅通常較低。
- 冰箱和冷凍機:稅率通常為0% 至 5%,CUSMA 和 CETA 國家可免稅。
- 洗衣機和空調:關稅範圍為0%至5%。
- 消費性電子產品:電視、智慧型手機和筆記型電腦等電子產品是必需的進口產品,關稅通常較低或為零。
- 電視機:稅率通常為0% 至 5%。
- 智慧型手機和筆記型電腦:通常適用0% 關稅,尤其是來自 CUSMA、CETA 和 CPTPP 國家。
4.2 家具和陳設
- 家具:進口家具(包括家用和辦公家具)需繳納8% 至 9.5%的關稅,但來自 CUSMA、CPTPP 和 CETA 國家的產品可享有免稅待遇。
- 木製家具:通常稅率為9.5%,依貿易協定可享有優惠稅率。
- 塑膠和金屬家具:徵收8%至9%的關稅。
- 家居用品:地毯、窗簾和家居裝飾等物品的稅率一般為0% 至 10%,具體取決於材料和產地。
- 紡織家居用品:通常稅率為8%,但根據 CUSMA和CETA免稅。
4.3 特別進口關稅
加拿大對來自中國等非優惠國家的某些類別的進口家具實施了保障措施,以保護國內製造商免受不公平競爭。
5.能源和石油產品
加拿大是一個主要的能源生產國,但它進口精煉石油產品和能源相關設備。這些進口產品的關稅通常較低,以支持能源部門和基礎設施發展。
5.1 石油產品
- 原油和汽油:加拿大進口一些石油產品,特別是從美國進口。這些產品的關稅通常較低。
- 原油:通常適用0%關稅。
- 汽油和柴油:根據 CUSMA 和 CPTPP,一般稅率為0% 。
- 柴油和其他精煉石油產品:精煉產品的稅率通常為0% 至 5%,取決於來源。
5.2 再生能源設備
- 太陽能板和風力渦輪機:為促進再生能源的使用,加拿大對太陽能板和風力渦輪機等再生能源設備實施零關稅,鼓勵對綠色能源專案的投資。
6.藥品和醫療設備
加拿大優先考慮提供負擔得起的醫療保健服務,因此,基本藥品和醫療設備的關稅保持在較低水平或為零,以確保民眾能夠負擔得起並能獲得。
6.1 藥品
- 藥品:基本藥品,包括救命藥品,一般都會實施零關稅,以確保人們可以負擔。非必需藥品可能面臨5%至10%的關稅。
6.2 醫療器械
- 醫療設備:醫療設備,包括診斷工具、手術器械和病床,一般適用零關稅或低關稅(5%至10%),取決於產品的必要性和原產地。
7.特殊進口關稅和豁免
7.1 非優惠國家的特殊關稅
加拿大對被發現傾銷產品或提供不公平補貼的國家的某些進口產品徵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例如,加拿大對來自某些亞洲國家的鋼鐵產品徵收反傾銷稅,以保護其國內鋼鐵產業。
7.2 雙邊和多邊協議
- 加拿大-美國-墨西哥協定 (CUSMA) :為加拿大、美國和墨西哥之間貿易的大多數商品提供免稅准入。
- 綜合經濟貿易協定 (CETA) :為加拿大和歐盟之間貿易的大多數商品提供免稅准入,並對某些類別的商品逐步取消關稅。
- 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 :對加拿大與日本、澳洲、越南等國之間的商品貿易提供降低關稅或零關稅。
國家概況
- 官方名稱:加拿大
- 首都:渥太華
- 最大的城市:
- 多倫多(最大城市和金融中心)
- 蒙特婁(第二大文化中心)
- 溫哥華(第三大城市和主要港口城市)
- 人均收入:約。52,000 美元(2023 年預估)
- 人口:約。3900萬(2023年估計)
- 官方語言:英語和法語
- 貨幣:加拿大元(CAD)
- 地理位置:加拿大位於北美洲,南部和西北部與美國接壤,瀕臨大西洋、太平洋和北冰洋。
加拿大地理
加拿大是世界上陸地面積第二大的國家,面積約998萬平方公里。該國地理環境多樣,有山脈、森林、平原和北極苔原。
- 山脈:西部的落基山脈和東部的阿巴拉契亞山脈是其顯著的地理特徵。
- 氣候:加拿大氣候多樣,南部地區氣候溫和,北部地區氣候寒冷,全國季節差異很大。
- 河流和湖泊:加拿大擁有許多大河,包括聖勞倫斯河和五大湖,它們構成了加拿大與美國的部分邊界。
加拿大經濟
加拿大經濟高度發達且多樣化,自然資源、製造業和服務業等行業實力雄厚。該國是貿易大國,出口大量自然資源,進口大量消費品和工業品。
1.自然資源
加拿大自然資源豐富,特別是石油、天然氣、礦產和林產品。石油和天然氣產業是經濟的主要貢獻者,尤其是在阿爾伯塔省和紐芬蘭和拉布拉多省。
2.製造業
製造業對加拿大經濟至關重要,汽車生產、航空航太和機械等產業發揮重要作用。汽車工業集中在安大略省,受益於與美國市場的密切聯繫。
3.農業
農業是一個重要部門,尤其是在薩斯喀徹溫省、阿爾伯塔省和馬尼托巴省。加拿大是小麥、油菜、牛肉和豬肉的主要生產國和出口國。
4.服務和技術
服務業在加拿大經濟中佔很大比重,其中銀行業、保險業、電信業和旅遊業是重要貢獻者。中國在科技領域,尤其是人工智慧和清潔技術領域也正在不斷壯大。